為開展分區分級精準防疫工作,明年一月七日起,居民登記健康碼必須填寫地址或經常活動地點。今日起有十四日適應期,可選擇暫時不填寫。澳門居民可選擇授權衛生局,在出現疫情時向身份證明局提取登記的住址資料,則可無需填寫地址資料。
今試行十四日適應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昨在疫情記者會上宣佈,今日起,居民可在澳門健康碼系統上補充登記“在澳常居地點”;如不在澳居住,則填上“在澳經常活動地點”,如過去十四日在澳經常活動(如工作、學習)的地點,以及預定在澳旅程中經常逗留的地點(如賭場、酒店、會展、宴會等)。
居民在登記時可選擇自行填寫或同意允許系統提取居民在身份證明局登記的地址,如兩者均不選擇,會影響健康碼的生成。同時,為免影響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工作,填寫的資料必須準確,否則可能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被科處罰則。
不填健康碼難生成
梁亦好解釋新增填寫地址目的,是為了應對當本澳出現疫情時,可及時識別在受影響區域內的人士,調升其健康碼顏色,以便迅速開展分區分級精準防疫工作。當這些人員符合一定條件狀況時,便會被調整轉回綠碼。各地健康申報或健康碼都需提供地址,澳門建立健康碼初期,基於擔心居民在口岸填詳細資料時可能會導致人員聚集,故未有該要求。
為分區級精準防控
有記者提問,澳門維持零個案多時,為何突然要登記地址?是否因為英國出現變種病毒、外國的疫情,預料情況會變得糟糕?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稱,本澳疫情控制得好,但要未雨綢繆,在疫情緩和時思考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作相應準備工作。倘澳門出現社區個案,實施的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需要事前知道居民常住地方才談得上分區,才可即時發佈訊息、更好地分類。
填大廈地址保私隱
政府收集的個人資料越來越多,又如何保障個人私隱?梁亦好表示,填寫地址時不包括具體居住樓層、單位,只須寫填所住大廈,足夠保障個人私隱。政府非常重視個人資料的使用,健康申報表已說明資料僅用於疫情和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否則不會有任何人使用。疫情結束後,所有在健康碼登記的資料會同時銷毀。
她稱,目前有五十四萬多澳門居民登記使用健康碼,普及性相當高。當局於討論分區分級精準防疫時,已考慮部分人從沒使用健康碼,局方會用“洗樓”等其他方案“執漏”。強調健康碼是輔助系統,幫助識別高風險人士,不一定完全覆蓋所有人,當局有其他方法補足,包括流行病學調查和了解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