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針對中小企的各種信貸援助計劃,○三年至今批出逾五千宗,涉及金額逾十億。但今年以來批出千六宗,既佔總申請宗數近三成,亦佔總批出宗數的三成。審批效率突飛猛進,當與企業需求成正比。
中小企申請政府援助顯著增加,一方面說明中小企承受經營和競爭壓力比以往加大,需要尋求各種支援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也開始關心政府政策、善用公共資源。但正如社會人士所言,中小企越來越需要的是技術支援。
針對中小企的信貸援助剛推出之時,市場反應並不積極。曾有中小企抱怨,對申請信貸援助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長。雖然行政手續已幾經簡化,但推動中小企對援助“感興趣”的最重要原因,還是澳門營商環境改變。無論是商機湧現誘發企業積極擴張的雄心,還是市場競爭加大讓中小企感受到改善經營環境的壓力,都推動企業尋求外力的支援。
企業懂得利用公共資源,政府亦適時加大資源投放,兩者配合,相信有助於中小企業應對新的經營環境。但正如社會人士所言,中小企業越來越需要的是技術的支援。從環保設施的更換上,可證中小企應付專業技術要求有困難,除了本身對環保的認知水平,相信很多人對尋求何種技術支援亦不甚了了。故認為,政府應該意識到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不應只扮演執法角色,更應該提供具體意見參考及技術支援,以幫助企業適應法律要求。
同樣,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感受到競爭壓力,意識到要借助公共資源完善經營環境,並提升競爭力。但企業要持續發展,並適應市場競爭,不能單靠硬件設施完善,必須強化軟實力,甚至徹底改變市場定位,以更上一層樓。這一點絕大部分中小企未意識到,就算意識到,亦未必有能力進行理論和經驗的論證整合,提煉出實際可行的管理模式,以及產品和服務設計。
培訓機構生產力中心曾經反映,多了中小企業主參加管理課程。顯然,越來越多企業主開始重視理論知識,亦希望吸取更多成功經驗,應對前所未有的經營格局。
除此之外,未意識到應如何提升自己的中小企業,政府及有關專業團體能否以企業醫生的角色,主動上門提供諮詢服務,提供管理和經營理念建議,甚至作出技術支援和技術轉移,包括日常會計和財務分析,都可以技術援助的方式提供給中小企,幫助中小企走向現代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