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日消息】物價年年升,居民生活增壓力。疫情下,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卡刺激內需,惟消費卡尚未到手,有超級市場已悄悄加價。居民憂慮物價只加不減,加價亦引起社會關注,促政府密切留意市場物價,商家善用政府推出的援助措施,與居民共度時艱。當局昨已加強巡查多家超市,密切留意市場狀況及採取相應措施。
冰鮮食品相差卅元
不少居民發現近日多家超市有商品調升價格,有網上群組甚至將加幅較大的貨品上傳至社交平台,指部分超市睇準五月一日開始使用電子消費卡而加價,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亦有居民不滿有商戶“發疫財”,冀當局加強打擊。
有居民表示,會特意走多幾家超市格價,慳得就慳,曾試過一盒冰鮮食品,不同超市差價高達三十元;另有居民稱,現時平均每日需花六、七十元買菜,大大增家庭經濟負擔。
難到珠海迫捱貴餸
另有居民鄭女士稱,本澳物價太貴,為減低開支,過往辛苦一點也會選擇北上買餸,但疫情下只能留澳消費,發現本澳菜價明顯較貴。過往到內地購買瓜菜時,約花四十元人民幣,已夠食三至四天,但現時一天已花費六、七十元,大增生活壓力。雖然政府向居民發放的現金分享和消費卡有一定作用,但效用難長久,期望政府能壓抑物價通脹,才可真正幫助到澳門居民。
同一食油三種價格
日前本報記者在同一區域內多家大型超市了解情況,普遍糧油食品和冰鮮食材等售價均與以往相若,整體貨源充足,吸引不少居民採購。惟發現不同超市,同一商品差價達兩元至二、三十元不等。以食用油為例,同一品牌五百毫升粟米油,價格分別為八十九元七角、九十三元及一百元;另有同一產地富士蘋果,售價分別每個為四元、六元八角及七元;冰鮮雞則只兩家有售,分別為每隻一百三十八元及一百五十八元,價格相距較大。至於蔬菜及衛生紙等售價則未有太大差別。
街市菜心廿多元斤
各家超市商品售價不一,居民仍選擇採購,以冰鮮食材、蔬菜,以及水果等日常食品最受青睞。居民梁女士稱,街市物價不斷上漲,平時十多元一斤的菜心,現時需要二十多元一斤。但超市的菜心未見起價,不明白為何街市的售價上升。認為政府除要加強巡查超市物價外,亦應派員到街市監察市販,保障居民的消費權益。
購買審慎多走幾間
至於會否擔心消費卡抬高物價。她坦言,就算沒有消費卡,物價也年年上漲,估計超市也不會明目張膽調升物價,不排除會先以優惠價吸引居民購買,其後恢復時,“順便”加價,居民只能無奈接受。曾試過同一牌子的急凍漢堡排,兩家超市售價分別為三十四元及六十八元,當時懷疑超市員工標錯價,但詢問員工後,證實商品價格確實如此,感到無奈,只能在購物前更審慎,多走幾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