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面積雖小,每年接待三千多萬旅客量,伴隨旅遊的餐飮市場潛力大,故近年吸引海內外的知名餐飲品牌先後在澳插旗,成為食貨們熱議的打卡熱點。借助品牌進駐,可豐富澳門餐飲元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但競爭越趨激烈,要在市場站穩陣腳,需要多花心思。
澳門作為知名旅遊城市,各式各樣餐飲在澳遍地開花,中菜、西餐、傳統小食、新派菜式應有盡有。然而,由於本澳九成企業均為中小企,面對營商艱難、人資缺乏的困境,要持續經營絕非易事。
另一方面,綜合度假村坐擁大量客流及資源,產生的規模效應,不僅吸納旅客,亦成了本地居民主要消費場所,直接衝擊中小企,令食肆餐廳既難以享受旅客帶來的紅利,更要承受競爭加劇,經營越趨困難。而且澳人一直有北上消費的習慣,近年鄰近城市冒起的網紅店亦吸引不少澳人慕名而至,分流本地消費力量。
縱然澳門餐飲市場百花齊放,不少老店卻選擇急流勇退,新店往往曇花一現,一雞死一雞鳴。澳門餐飲市場大餅做大了,但面對內外衝擊的中小企,需要以創新思維自強不息,增強競爭力去應對具挑戰的市場環境。
澳門作為美食之都,傳承飲食業是重要課題,若大量微企小店手藝難以保留,相信非社會樂見。故讓行業可持續發展,歸根究柢是自身要有底氣,做好出品質量和穩定的服務;其次,做好宣傳營銷,利用好熱門社交平台、手機軟件,配合宣傳趨勢“講好故事”打造品牌,讓消費者了解產品做法、過程等,增加認可度和美譽度,優化企業包裝;再者勇於創新,研發更多菜色單品,給予顧客新鮮感,通過優化各方面細節,提升綜合實力。
政府方面,簡化公共行政手續,審批流程宜加快,法律法規彈性放寬有助餐飲起步成長。另一方面,做好“美食之都”名片宣傳工作、餐飲人才培養,甚至利用智慧旅遊引導等,多方面助餐飲中小企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