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個部門昨日向傳媒介紹入口貨品防疫消毒流程及工作。海關口岸監察廳長葉華釗表示,現時每日經內港入口貨量達三千噸,涉及約一百個貨櫃。因應鄰近地區(香港)疫情發展,入口貨物消毒更嚴謹。市政署食安廳長張桂達稱,會平衡防疫檢疫與食品安全。
海關處理非冷鏈貨
澳門海關、市政署、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衛生局等部門昨日上午十一時於內港7A碼頭,安排傳媒參觀入口貨物的防疫消毒、抽檢流程,並由葉華釗、張桂達介紹。葉華釗表示,為有效配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海關加強監管進口貨物的防疫措施,主要負責非冷鏈貨物的消毒。當貨物抵澳時,碼頭人員必須先消毒所有貨物的外包裝,再貼上“此層包裝已消毒”的貼紙。貼紙列有貨船公司印章、日期和時間等資料,艙單上並須載有消毒記錄。要求業界必須在配有監控設備的區域消毒,以便海關有效監管。
檢疫關員防護充足
葉華釗稱,為免人員受感染,負責清關的關員查貨前會配備最高規格的防疫保護裝備(眼罩、N95口罩、全身保護衣及醫用手套)。另外,各貨運碼頭有責任提醒經銷商、代理商及貨主。取貨後須對每盒貨物的外包裝(六個表面)消毒。呼籲業界守法自律,依法進口貨物。
消毒不會威脅食安
張桂達表示,市政署持續抽檢冷鏈食品、進口水果及消毒。針對冷鏈食品執行“人、貨及環境”三重防疫措施。由於需要爲貨物消毒及核檢,故留置時間由過往一個多小時增加一倍至三個小時,貨主均自願配合。當留置貨物過多時,條件許可下一般放在碼頭,若條件不許可,市政署容許入口商將貨物儲存其指定倉庫,直至檢測結果安全才會放行。
被問到消毒會否威脅食安?張桂達回應稱,現時用作消毒食品的消毒劑是經國務院核准,可用於食品消毒上。爲貨物外包裝膠捆膜消毒時不會污染貨物。拆除外包裝膠捆膜後,亦視乎貨物包裝箱的性質選擇正確的消毒方式,較密封的貨物用噴灑式消毒,水果箱等有孔或半開放的包裝箱,或以沾消毒藥水的毛巾抹拭外包裝箱,平衡防疫及食安。提到現時在碼頭工作的市政署員工包括獸醫、抽樣人員等約五、六十名。
抵店再消毒外包裝
經科局牌照及稽查廳長鄺信昌表示,入口貨品進入本澳超市、供應商後,經科局月初已要求業界拆除香港入口貨品的保鮮膠膜後,需進一步消毒外包裝,降低新冠病毒經貨物傳播的風險。要求供應商及超市處理貨物人員每七天核檢一次,相關人員今日或之前完成首檢。